稳中求进见成效 踔厉奋发谋新篇 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蚌埠工商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者:李俊杰发布时间:2023-12-28浏览次数:103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提质增效、推进发展”的工作思路,戮力同心,踔厉奋发,统筹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党的建设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从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四个方面,全面推进工作。开办校院两级为期7天的主题教育读书班,组织相关学习研讨8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22次。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围绕6个专题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梳理形成问题、责任、任务“三清单”,制定26条整改措施,推动系列问题整改及制度完善。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等十大行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对课堂教学、社科理论、网络宣传等阵地管理,加强常态化监测机制,及时做好突发事件、敏感热点问题舆论引导与处置,因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表现突出,被省教工委、教育厅通报表扬。围绕“抓导向、管阵地、提质量”,管好用好各类新闻载体,全年在校园网上发布信息1201篇,在央视频、人民日报省教育厅网站等载体刊发新闻和作品28篇,大学生融媒体中心线上宣传推文近5000条。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和质量,与安徽财经大学党委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促进党组织之间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分类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各类主题培训班,开展党务工作人员交流培训会,112人参培。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发展党员280名,推荐入党积极分子975名,举办党员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1816人。夯实组织建设,开展星级党支部认定工作,组织开展校级“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现处于创建达标阶段。扎实做好统战工作,组织宗教信仰情况摸排、重点人情况排查、民主党派人员统计等工作,开展防范打击邪教破坏、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等行动,维护统一战线领域和谐稳定。

(二)聚焦教育教学,专业建设有所突破。加强教学运行管理,有序完成633门课程、1892个授课班次教学工作。强化教学质量监控,通过督导全覆盖听课,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领导、专家、同行听课,结合学生评教,对311名任课教师进行全面的督导检查,整体教学情况良好。以课题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年度立项省级质量工程26项、校级质量工程47以赛促教提升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参加2023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3名教师获大学英语理解当代中国组复赛二等奖举办2023年教师教学竞赛,近百名教师参赛30教师获奖调整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调动教师投身一线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成功申报数字经济、网络与新媒体、质量管理工程等3专业学校本科专业增至31个,其中,工商管理和经济统计学专业立项省级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此外,数字媒体艺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新专业正在积极申报中。

(三)加强组织管理,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完善学术管理体制,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召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全体会议,全面筹划学术科研工作目标任务。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制定《蚌埠工商学院科研与教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多项科研管理办法,规范科研管理工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编制并上报2023年度科研计划,按计划组织开展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申报工作,获批立项重点项目20其中自然科学类4哲学社会科学类16项;组织社科规划项目申报,获批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7项。拟制教师科研能力培训提升计划,组织专题科研培训讲座,指导二级学院科研培训活动,加强对教师项目申报书的指导及意见反馈,加大科研动态、科研方法资料的共享力度,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改版升级“禹风”大讲堂,进一步挖掘其学术交流、校园文化建设功能,邀请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知名大学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大讲堂多次出现场面爆棚现象。进一步完善内刊编校出版流程,严格落实“双把关”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意识形态审查,细化出版物格式规范,提高编辑队伍素养,全面提升内刊出版质量,完成4期内刊编辑出版工作。

(四)外引内培并举,队伍素质持续提升。通过公开招聘、内外部推荐、退休返聘等形式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在做好例行招聘的基础上,着力开展高层次人才和思政教师专项招聘工作,全年共招聘引进教职工79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2人。制定《蚌埠工商学院聘任高层次退休人才管理办法》,建立高层次人才和思政教师长期招聘机制,柔性引进优秀人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优化评审工作流程,开展职称评审培训会,强化职称申报工作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受理44名教师职称预申报,其中30人已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21人,评审结果已完成公示10名教师异地职称资格进行审核确认。全方位培养师资队伍,组织58名新教师参加岗前培训、300余名教师参加寒暑假期研修、76名教职工参加校本培训;开展中层干部胜任力培训,组织52名参训中层以上干部赴泗洪大王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组织57人参加教师资格认定,其中47人符合条件通过现场认证。开展2023年度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项目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认定校级人才项目14项,推选上报省级学科(专业)带头人2人、优秀青年教师5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师德教育与宣传、考核与监督等工作实施计划,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排查治理,加强师德师风日常监测,提升师德师风整体水平;修订《蚌埠工商学院教师师德考核实施办法》,开展师德师风年度考核,所有教职工考核均合格。健全完善典型选树和宣传推介机制,开展“两优”评选工作,评选出11名优秀教师和5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在教师节表彰大会进行表彰。

(五)狠抓人才培养,学科竞赛成果丰硕。创新招生宣传形式,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妥善做好招生计划编制、招生简章制作、录取调剂等各项工作,共录取新生3000人,新生报到率达96%。在省内11所民办本科院校中,学校一志愿理科最低投档线全省排名第3,文科最低投档线全省排名第4;在其他10余个省份最低投档线超省控线20-40分以上,生源质量稳中有升。充分发挥创业学院职能,积极拓展实习实践平台,新增校外实践基地25个,立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实习基地4项、校级2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举办4期创业模拟实训班,培训学员180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举办校级学科竞赛48项,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4项、省级奖项305项,其中包括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11项;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总决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全国人力资源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大数据分析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国个税师精英挑战赛团体第1名、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一等奖22项等,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获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探索创新奖、优异成果奖,1名教师获得全国高校美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六)做好“六个坚持”,学生管理平稳有序。“六个坚持”为抓手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点突出课堂手机入袋管理、晚自习评价与“日行八千步,运动促健康”活动开展,本年度学生手机课堂入袋率达95%,健步走达标率92%,晚自习情况良好。做好国家奖助学金和校内奖助学金的评审及资金发放,本年度共资助、奖励学生8278人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456万,其中国家奖助学金1021万,校内奖助学金434万。组织各类心理培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测筛查3轮,建立心理重点关注学生台账、月报制度、分级包保制度,及时关注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接待心理咨询80余次。推进“两站两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动员适龄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参军报国,24名学生参军入伍,征优率在全省本科高校中名列前茅。推进走实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全年累计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系列宣讲活动37场,开展研讨交流、参观寻访、主题团日活动210场;扎实推进“青年大学习”主题活动网络团课学习,参学率在省属高校中始终保持排名前三。紧贴时代发展与学生需求,举办徽风皖韵进校园、“五四”文艺晚会、草地音乐节、体育嘉年华、田径运动会等247场校园文体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课堂、无偿献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1名学生获得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七)深化国际交流,开放办学逐步推进。完善师生出国留学相关管理规定,优化国际交流工作流程与管理服务,收集近两年学校留学学生数据,组织本年度出国留学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出国留学的服务诉求。出台《蚌埠工商学院外籍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围绕专业教学需求遴选外教,支持保障教学活动。组织有关欧美、韩国的出国留学专题宣讲活动,学生反响良好。与莫恩国际教育集团商洽学生出国留学项目,并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先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和机构进行接洽,重点就本科生交换项目、本科生双学位项目、硕士生培养、教师访学等合作领域展开深入探讨。

(八)改善办学条件,服务保障日益强化。不断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新建校级质量工程申报、应用素质学分管理及毕业实习管理等多个教学管理平台,采购资产管理软件,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积极探索和发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新领域、新途径,成立“蚌埠工商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与中科特瑞合作推进项目建设,新建大数据实验室、数据中心、创客空间等场所,与企业方共同制定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授课计划,推动大数据的课程建设、实训平台建设,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支持地方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逐步推进实验室建设,新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2间、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室1间;升级同花顺、商道等教学软件6款,为实验教学提供条件保障。在持续做好网络运维与一卡通系统运维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以师生需求为出发点,改版学校官网,优化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开通教职工个人EDU邮箱,搭建校内网盘存储系统,发布数字资源VPN访问服务,方便师生工作、学习和信息获取、存储、交流。增强图书馆服务能力,围绕教学科研需求,采购近300种期刊报纸及中国知网电子期刊、硕博论文库等电子资源,逐步丰富馆藏资源;全方位做好读者服务,接待到馆读者约30万人次,外借图书2万册次;积极进行阅读推广,推行“阅读学分”,开展“读书分享会”“优秀读者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读书习惯,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完成1516号宿舍楼建设,做好230间新宿舍软硬件设施的装配工作,新宿舍已投入使用。对照年检指标体系,认真梳理学校党建工作、办学条件、法人治理、财务与资产管理、师生权益保障及上一年度年检整改情况,做好自查自评与材料报送,接受年检专家组的现场检查,顺利通过年度检查。

(九)关注职工诉求,福利待遇不断优化。充分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精神,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召开第一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发放礼品福利,做好教职工因病住院及婚丧慰问。精心组织各类活动,扎实开展“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主题活动,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体育嘉年华、田径运动会,为教职工子女提供轮滑培训班,丰富教职工文体生活。关心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组织职工开展健康体检,并将体检优惠价格扩大至教职工家属。关注教职工住房需求,规范教职工公寓管理,集中完成40间教职工公寓维修,优化教职工住宿环境;制定全员公积金缴纳比例调整方案,将全体教职工公积金缴纳比例调整为10% 

(十)坚持底线思维,安全防线切实筑牢。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研判,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强化三防建设,增设校门物防设施,升级校园监控设备,加装宿舍、围墙等重点区域安全设施;日常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对食品安全、学生宿舍、消防设施、实验室、校园交通、监控设备、网络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并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开展师生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开展反邪教、反传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实验室安全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反恐防暴培训、消防安全演练、网络攻防演练等10余次安全演练活动举办校园知识竞赛,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能力。据属地公安部门通报,学校师生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连续两年明显降低。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各位代表和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向所有为学校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对照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对照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质效需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规模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成果有待进一步丰富,校园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等。对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学校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和任务,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二、2024年重点工作

2024,是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地的攻坚之年,也是我校加快转型发展、创建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时期。2024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民办高校办学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抓手,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扎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九个的方面工作: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精准引领,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学习、思政课教学和课程思政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完善育人方式,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深化“三全育人”工作。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实施校园文化提能增效行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文化思想的学习宣传,确保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持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以星级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党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组织生活质效,增强党的引领作用。加强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培训和党建业务考核,提高党建工作效能。组织开展校级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的中期检查,遴选1-2个党支部开展双创样板支部校级培育。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将红色文化等元素融入党员教育,将党员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当中,引导大家发挥自身特长与优势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公益服务,进一步打造情系校园服务师生的党建工作品牌。

(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好学科与专业建设中心工作,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结合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进一步拓宽学科专业门类、更新传统专业、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系列文件。加大对教师教学水平及竞赛能力的培养,争取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有所突破。积极准备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争取获得立项;加快已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建设。

(四)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及二级学院的人员需求,制定2024年度招聘计划,并按计划做好招聘工作;持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着力做好人才培养,分类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岗前培训、中层干部外出研学、辅导员培训、党务工作人员培训等各类培训,提高教职工岗位胜任力。自主开展职称评定,完善学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与推荐办法,打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工作,做好2023年度师德师风考核。 

(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招生组织领导,细化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创新招生宣传形式,有序完成招生各项工作,力争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继续抓好“六个坚持”养成教育,妥善做好资助育人、心理育人及国防教育工作,不断细化管理措施,巩固学生管理成效。全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在开展创业模拟实训班的同时,争取开办SYB及网络创业培训班,推荐教师参加网创师资班,壮大创业指导师资力量。大力推动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工作,争取立项数目超过100项。探索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对学生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做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及指导,争取获奖数目及质量持续提升。继续深化“三位一体”就业指导模式,扎实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通过“访企拓岗”、校园双选会等形式拓宽学生实习就业平台,全员力促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六)积极推动有组织科研。建立健全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整合全校优势资源,筹划成立7-8个校级虚拟研究机构,打造10个左右的科研团队,进一步提高科研组织化程度。全面整合和挖掘“禹风”大讲坛的营养,提升学校学术交流的氛围,将其打造为学校办学中品牌活动和名片。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修订科研经费管理、成果奖励等相关管理办法,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筹划举办内刊编委会的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办刊经验与问题,广泛征集办刊意见及建议,优化办刊制度与流程,强化刊物建设规划工作,主动挖掘有价值素材,进一步提升内刊质量及品味。

(七)逐步改善综合保障条件。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及教学管理实际,按需逐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验室建设及一卡通系统升级。继续推进文献资源建设,完成年度图书采购工作,更新现有电子库资源,推动教材教参库建设,增设触摸屏阅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朗读亭等电子阅读设备,满足师生阅读需求。做好新宿舍楼及食堂的设施设备采购、安装、验收工作,确保正常投入使用。拟制二级学院办公场所扩建与分配方案,优化办公环境。修订绿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八)贴心做好职工福利保障。切实发挥校—院两级工会组织的作用,畅通师生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渠道,健全师生利益诉求的表达、反映、沟通、解决机制,及时收集并回应教职工合理诉求,切实保障教职工权益。做好教职工年度体检、节假日福利发放等工作,保障职工享有相应的福利待遇,提高教职工归属感。组织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及内容,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九)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不断健全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安全、校园交通等方面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巩固校园安全工作成果。在开学返校、新生报到、节假日等敏感时间节点加强安全管理及舆情管控,守好校园安全防线。开展国家安全日、禁毒日、消防日、法制宣传教育日、安全生产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传月等相关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安全应急培训与演练活动,全面提升师生安全素养。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已经确定,希望大家提心气、提境界、提状态,锚定“合格评估”的目标,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新一年的各项工作跑出加速度,展示新作为、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设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信息公开
联系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7100号
联系电话:0552-2567996